貓咪飲食, 零恐懼訓練系列™, 亂便溺, 人貓互動, 環境豐富
你也許聽過貓咪很獨立不需要照顧,很多人選擇養貓的初衷也是因為工作忙碌無法遛狗,不過有個小小的例外:小貓需要人類大量陪伴!
如果真的沒時間陪伴小貓,最好選擇 2 歲以上、且社會化完全的成貓,他們才有能力照顧自己,你只需要提供基本照護就好。但再怎麼忙,也要記得每天留時間陪貓,給他需要的交流和陪伴。
決定養貓之前,記得先確認你的住處是否允許養寵物,否則未來可能面臨搬家或被迫送養的困境,對貓咪和自己都不公平。特別是租屋族跟與家人同住的人需要特別注意:
租屋族:務必先詢問房東的規定,千萬別抱著「先養了再說」的僥倖心態!
與家人同住:因為飼養貓咪的環境與生活習慣,都有可能影響家人的生活品質,最好的狀況是全家人都願意一起照顧他,貓咪才能擁有穩定、安心的生活環境!
建議在養貓之前,可以提前準備貓跳台、貓抓柱,甚至重新調整家中擺設,打造一個安全又舒適的貓咪活動空間。
因為貓咪是天生的獵人,非常需要跳躍、磨爪子,這不僅是他們釋放壓力的方式,還是生理本能。如果家中沒有合適的貓抓板或跳台,沙發、桌椅等家具很可能就此成為「受害者」。
雖然成年貓咪確實很獨立自主,但還是需要爸媽日常餵食、補水、清理貓砂。當你打算外出一整天或安排幾天旅行時,就必須提前安排貓咪照護,無法像以前一樣說走就走。
你可以考慮請信任的親友代勞,或是請專業的寵物保母,確保外出行程不會影響貓咪的日常生活,避免影響貓咪的心理情緒和身體健康。
希望這些考量重點沒有動搖你想養貓的決心,因為有貓咪陪伴,不只能為無聊的生活增添樂趣,有時甚至看著貓就能讓壓力瞬間蒸發,真的很值得!只要做好以上準備,你就能開心迎接新成員囉!
貓咪的食物可以簡單歸納為生食、鮮食、零嘴、主食罐、副食罐、乾飼料等,在養貓前,比起研究貓咪吃什麼比較健康,最好先了解想領養的貓咪習慣吃什麼、喜歡吃什麼,並花點時間,從貓咪習慣吃的食物慢慢轉成你希望他吃的食物,貓比較能適應。
養貓 20 幾年來,我協助許多家庭調整貓咪飲食,並研發一整套飲食課程「挑食退散 輕鬆放飯」每年更新資訊,專為想讓貓咪吃得健康開心的爸媽設計適合的飲食作息。
不少剛到新家的貓咪,也會因為環境劇烈變動覺得緊張焦慮,容易出現不吃不喝問題。這時不妨先試著準備肉泥、小餅乾等香氣十足的零食,放在他躲藏處附近,幫助貓咪放低戒心、緩和情緒,盡快適應新環境。
下面還有幾篇延伸閱讀文章,可以幫助你更了解怎麼餵貓最健康!
新手貓奴也很容易遇到貓咪亂尿尿和亂大便的問題,而且現在網路上稀奇古怪的貓砂和貓砂盆很多,爸媽更容易頭暈轉向亂買一通。
貓砂:新手可以先買小包裝試用,若有出現排斥、亂尿的行為,可能代表得更換砂種。網路上也許有些文章會推薦剛開始養貓的新手使用豆腐砂,直接沖進馬桶會比其他貓砂好處理,但是行為研究發現,細緻的礦砂才是最符合貓咪天性與喜好的砂種,可以有效預防貓咪亂大小便、或因為討厭廁所而憋尿、甚至生病。同時,為了避免貓咪因為貓砂味道過濃,上廁所有壓力,我也建議爸媽選擇使用無香礦砂。
貓砂盆:我最推薦購買長寬60*40cm(含)以上的開放式貓砂盆,不需要超級大、也不用是高牆,搭配無味礦砂,就能讓貓咪安心上廁所!(這裡可以延伸閱讀:學習打造零壓力砂盆)
吃飯是貓最重視的一件事,建議可以購買直徑 15~18 公分的淺盤子,避免貓咪的鬍鬚在吃飯時碰到食器,有些國外獸醫甚至主張貓咪長期刺激鬍鬚會有觸鬚疲勞、或覺得疼痛。
另外,台灣的夏季炎熱潮溼,如果放出來的食物貓咪沒有馬上吃掉,容易吸引螞蟻前來覓食,因此記得準備防蟻墊、貓碗架,或是將貓碗放在比較高的地方,也別忘了記得善用冷氣、除濕機,維持環境溫溼度,避免「蟲蟲危機」。
貓咪喜歡喝水的器皿也會針對每隻貓咪喜好不同有差異,剛開始養貓時,你可能還不知道貓咪喜歡哪一種,建議可以都試試,再選擇他最常喝的種類:
飲水機、活水機:有些貓咪會喜歡流動的水,建議購買有靜音馬達的飲水機,比較不會被貓拆解馬達玩水。
寬口碗、馬克杯:如果貓咪喜歡靜止水源,可以考慮在家裡放置這些器具。
養貓時,被貓抓大概是最痛苦的一件事了,因此很多人會想先處理貓咪指甲。但大部分貓咪都不喜歡剪指甲,尤其是浪貓!如果剛開始就選到一支貓咪不排斥的指甲剪,就能減少被貓咪抓傷的機會。
好的指甲剪應該具備幾個條件:
符合人體工學、跟人類的小剪刀差不多大小(可以讓你的無名指有地方靠更好)
不鏽鋼材質
不會太快變鈍
不會發出巨大聲響
剛開始養貓時,會需要到獸醫院施打疫苗或檢查身體狀況,挑選適合的外出籠便顯得格外重要,在挑選時可以注意以下事項:
可挑選硬殼塑膠籠,材質也較為堅固、透氣
上掀式設計則有助於貓咪看診出入時不容易受到驚嚇
如果貓咪體型較大或膽子小,可考慮選用寵物推車、後揹/背帶式或軟殼包。不過,寵物背包和軟殼包比較容易出現拉鍊故障、貓咪走失的風險,記得定期排查檢修拉鍊喔!
平時也可以把外出籠當作家中擺設的一部分,幫助貓咪習慣,這樣看醫生前,你只要輕輕把門關上,就能帶貓出門,省掉許多要抓貓看醫生的人貓大戰!
如果你的貓咪已經因為救援結紮,對外出籠有創傷也沒關係,可以參考以下文章:外出籠完整訓練指南
貓咪習慣在生活領域中靠著抓抓或磨蹭留下味道,這是他們得到安全感的另一種方式。建議可以多準備幾種材質和形狀的貓抓板佈置在家中各處,觀察自家寶貝的喜好,再挑選最適合的款式!
一般而言,貓咪喜歡在結構穩固、觸感粗糙的東西上磨爪,因此平放的貓抓板要夠大,能夠容納整隻貓咪,垂直的款式則要考慮高度和穩固性,就算貓咪站著用力抓也不會扯下來。在材質選擇方面,除了最常見的紙板,也可選擇麻繩、麻布、牛仔布、地毯、劍麻等等較不易被破壞的材質,延長貓抓板壽命。
此外,擺放的位置也很重要,可以放在貓咪常經過的地方、喜歡抓的家具旁,或靠近貓咪的休息區,讓他隨時都能使用。
養貓不一定需要很大的空間,重點在建立垂直空間與增加貓咪安全感。一般來說,1 隻貓至少需要 3~5 坪的生活空間,但只要佈置得當,小宅也能變成舒適的貓屋。
在佈置空間時,需要注意以下眉角:
要把貓咪的餐具和上廁所的貓砂盆分開擺放
利用牆面設置跳台、吊床、層板做出垂直動線,讓貓咪有辦法跳上跳下、消耗體力
貓窩、貓抓板也能穿插佈置在垂直空間中,讓貓休息留味道
貓咪也喜歡有隱私,隱密的箱子或帳篷也能提升安全感
最好有個可以曬到太陽的對外窗,讓貓咪看看外面的風景
只要布置好上述的用品,便能讓貓咪躺著也有休閒娛樂可以享受。(延伸閱讀:環境豐富化,預防貓咪在家太無聊)
我會建議初次帶貓回家時,可以給貓咪 2 週至 3 個月的適應期,避免貓咪在換環境後因為急性壓力,出現適應不良的暫時行為。等他適應好新環境、穩定後再看醫生做健檢,才能更準確評估貓咪的健康狀況。
在初診時,獸醫通常會檢查以下事項:
測量體重、身形,確認貓咪生長是否正常,有無過瘦或過胖。
檢查口腔,觀察牙齒、牙齦健康,排除口腔疾病。
從耳朵、眼睛、皮膚到四肢進行觸診,確保沒有外傷或感染,以及關節健康。
用聽診器檢查心臟、肺部及消化系統的狀況。
檢查糞便,確認是否有寄生蟲或腸道問題。
帶貓咪去動物醫院不只是為了檢查他的身體狀況,獸醫還能提供許多重要的飼養建議,包括施打疫苗、絕育的時間等。因此,在迎接貓咪回家之前,建議先找好信任的獸醫,讓貓咪能在新生活開始時,就獲得最好的照護喔!
但也需要需要特別注意看診頻率,如果過度醫療,反而可能會因為過度緊迫,讓貓咪更容易生病。
延伸閱讀:成貓適應新環境方法報你知!3階段準備+貓咪適應期行為解方
有些爸媽會問我養一隻貓應該準備多少錢才足夠?其實養貓跟養小孩很像,有人喜歡富養,有人喜歡簡單就好,和個人風格、預算有很大的關係。不過為了新手貓奴著想,我還是簡單列出個別項目和大略價格,提供你參考:
項目 |
說明 |
預估價格範圍(台幣) |
認養或購買 |
如果選擇品種貓,價格可能偏高;如果是從收容所認養,則僅需負擔晶片和部分醫療費用。 |
$0~30,000 |
晶片植入 |
晶片除了植入需要花費以外,尚有一筆登記的支出。 |
$800~1,500 |
基礎健檢和疫苗 |
涵蓋初期健康檢查、預防針及基本寄生蟲驅除。 |
$1,000~3,000/年 |
結紮手術 |
預防發情與未來疾病的必要支出,公貓會比母貓的結紮價格稍低。 |
$1,500~4,000 |
驅蟲藥 |
每月都要使用,防止體內或體外的寄生蟲感染。 |
$500~1,200/月 |
日常食物 |
包含乾飼料、罐頭、零嘴,價格依品牌與貓咪需求有所不同。 |
$500~3,500/月 |
貓砂和清潔用品 |
包含貓砂、鏟砂盆、除臭劑等日常用品。 |
$300~1,000/月 |
貓抓板/跳台 |
滿足貓咪磨爪及攀爬的需求,以防家具遭殃。 |
$500~3,000 |
餐具和水碗 |
建議選擇陶瓷材質。 |
$200~800 |
貓砂盆 |
尺寸、設計依空間與貓咪習性調整。 |
$400~1,500 |
外出籠 |
就醫或旅途中使用,請務必選擇堅固透氣的款式。 |
$500~3,500 |
玩具和逗貓棒 |
日常娛樂互動,有助於預防行為問題。 |
$100~500/月 |
緊急醫療基金 |
預留應對突發疾病或意外所需支出。 |
建議每貓每個月至少儲蓄 $3,000~5,000,能夠更多更好 |
我最推薦開一個貓咪專屬的戶頭,每月存一筆錢,在貓咪健檢或生病時當緊急基金用;貼心毛寶也有不少爸媽會定期存一點教育費,為貓咪上行為課程、做行為調整和諮商,確保貓貓身心都健康!
雖然整體看下來養貓的確不便宜,特別是醫療費用,但如果我們平常可以用心多做功課,像是做飲食紀錄,了解貓咪喜好和食量、布置零壓力砂盆、多陪伴避免貓咪出現身心症狀、定期上行為課程了解新研究等,都能降低貓咪生病及不必要的醫療支出。
至於結紮和健康檢查是絕對不能省的醫藥費!建議找一個信任的家醫科醫師諮詢,我在貼心 Podcast 第 8 季第 6 集中,跟路加動物醫院金醫師討論過「如何選擇適合你的醫生與醫院」,連結放這邊給你參考。
從行為角度來看,新手最適合的是 2 歲以上、已經結紮、且社會化完全的成貓,特別是米克斯品種,他們有健全的個性可以引導你認識貓咪,用你理解的方式溝通需求,養起來更輕鬆!
相反地,一般人以為從小養才會親人的小貓,反而不適合新手。因為小貓需要教導,沒有足夠知識的新手貓奴最容易養壞!會變得愛咬人、亂叫、異食、害怕新事物,甚至完全不親人,如果真的想養小貓,建議一次養 2 隻,讓貓咪互相作伴、模擬狩獵,避免社會化不完全的問題發生。
「那麼一次想養很多、超過 3 隻以上不同品種的貓可以嗎?」由於貓咪天生具有地盤意識,從前面提及他們會標記領域便可略知一二,太多隻貓咪在同一個空間很容易壓力大。一般小家庭的貓咪成員建議不要多於 3 隻,生活品質會更有保障喔!
如果你已經追蹤貼心毛寶好一陣子,可能會知道我最推薦以領養貓咪代替購買。
領養貓咪的方式非常多元,常見管道包括收容所、中途之家、愛媽,以及社群媒體上的救援社團;想要到坊間的寵物店、貓舍購買品種貓也可以,不過請務必認明合規商家、檢視貓咪品種來源等相關資訊,確保每隻貓咪都有接受妥善地對待。你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方式。
當你已經做好萬全的事前準備,終於迎接貓主子回家時,真正的挑戰才正式開始!
如何讓貓咪安心適應新環境?如何確保他健康快樂地成長?以下是新手貓奴需要學習的重要課題,幫助記下來,一起掌握照顧貓咪的訣竅吧!
項目 |
建議頻率 |
注意事項摘要 |
潔牙 |
每週 2~3 次,在貓咪可接受的範圍內,越頻繁越好 |
和人一樣,長期忽視貓咪的牙齒清潔容易導致牙周病。建議使用貓咪專用的牙刷、潔牙凝膠,或者搭配潔牙零食。 |
剪指甲 |
每 2~4 週 |
避免貓主子抓傷人或勾到布料、家具,剪指甲時應避開血線,同時配上零食安撫。 |
梳毛 |
|
預防毛球堆積、打結,從小為貓咪建立梳毛習慣,長大後比較不會抗拒。 |
洗澡 |
|
大多數貓咪不用頻繁洗澡,若有異味、髒污或皮膚狀況才需要,且一定要選用溫和的貓咪專用洗劑,或是直接送寵物美容! |
以上建議頻率僅供參考,實際情況請諮詢專業獸醫師。
如果在日常照護上需要幫助,可以加入貼心毛寶的 LINE 官方帳號,就能看到我設計的零恐懼系列完整課程,教你一次解決與訓練所有照護。
項目 |
施打目的 |
建議施打時間 |
3 合 1 疫苗、5 合 1 疫苗、狂犬病疫苗 |
建立基礎免疫力,並避免特定傳染疾病 |
|
體內驅蟲 |
預防腸道寄生蟲,如蛔蟲、鉤蟲 |
|
體外驅蟲 |
即使是在室內,貓咪仍可能感染跳蚤、壁蝨,務必定期預防 |
一般來說,建議在貓咪足月後、尚未發情前就絕育,可以預防最多貓行為問題。結紮後,公貓可以降低噴尿標記、打架爭地盤的行為,母貓也可以避免頻繁發情帶來的壓力,並有效預防乳腺腫瘤等生殖系統疾病。
建議爸媽們養成觀察貓主子的喝水頻率的習慣,若發現貓咪水喝得過少,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增加飲水量:
改用流動式飲水機,因為許多貓咪偏好流動水源。
將水碗放在家中不同位置,讓貓咪隨時能喝到水。
增加濕食比例,如罐頭或肉泥,提供額外水分攝取。
想了解更詳細的貓咪飲水量計算方式,可參考:貓喝水不足怎麼辦? 掌握8個實用撇步,讓貓咪愛上喝水!
貓咪雖然看起來很獨立,但其實他們對環境變化十分敏感,若有壓力或焦慮,可能會出現異常行為,如過度舔毛、亂尿尿、躲藏、不愛吃飯等。
可以幫助貓咪減少焦慮的方法包括:
提供安全空間:確保家中有躲藏處,如貓窩、紙箱,讓貓咪感到安心。
維持固定的生活習慣:維持固定的餵食習慣與陪伴時間,突如其來的變動可能讓貓咪焦慮。
環境豐富化:提供足夠的玩具、貓抓板、跳台,讓貓咪釋放精力,不會因無聊而產生焦慮行為。
如果貓咪持續出現焦慮行為,便建議尋求獸醫或貓行為專家的幫助,讓我們幫助你找尋貓咪行爲異常背後的主因。
延伸閱讀:
貓咪需要的是高質感、高強度、短時間陪伴,因此對忙碌的爸媽來說,每天都抽空陪貓玩就可以,推薦可以買「釣竿式的互動玩具」,每天花一點時間陪貓遊戲「模擬狩獵」。
遊戲之前,你可以先上 YouTube 搜尋影片,觀察貓咪怎麼獵捕小鳥、老鼠等生物,接著把你串在釣竿上的玩具當成是獵物:
1. 仔細觀察貓咪的表情動作,不要邊滑手機/看電視邊陪貓玩。
2. 把逗貓棒放在地上輕輕甩動,發出聲音,讓貓產生好奇心。
3. 模擬獵物走動,路線不規則、速度不規律,貓會比較有興趣!
4. 等貓注意後,把獵物拖在地上移動到貓看不到的地方,並持續發出聲響。
5. 不要把逗貓棒甩在貓身上,因為獵物不會直接飛撲到掠食者身上。
6. 等貓壓低身體就可以停住逗貓棒,抖動出聲音,引誘貓攻擊。
7. 貓咪攻擊前會放大瞳孔扭屁股,這時把逗貓棒往上拉,貓就會瞬間衝刺。
8. 適時讓貓抓到獵物、咬獵物,再模擬逃跑,可以增加貓的信心。
9. 遊戲結束後把逗貓棒收起來,下次要玩再拿,保持新鮮感。
最後,貓咪打獵完需要好好享用獵物,你就可以銜接放飯時間囉!
貓咪的身體代謝系統和人類不同,有些對人無害的食物對貓來說卻可能致命。例如:洋蔥、大蒜、巧克力、柑橘、櫻桃、葡萄、酒精、含咖啡因的飲品,都會造成貓咪食物中毒或腎臟受損,千萬不能隨意餵食。
至於裝飾盆栽,常見的百合、杜鵑、鈴蘭、萬年青、天堂鳥、虎尾蘭、鬱金香等觀賞植物,也都對貓咪有高度毒性,誤食可能導致嘔吐、癲癇甚至致死。爸媽在佈置家中環境或與親友分享食物前,務必詳細查看安全資訊,為貓咪多多把關!
有些貓咪天生個性害羞,甚至對人充滿戒心,這時候強行抱他、摸他,反而可能適得其反。親人訓練的關鍵不是逼貓親近,而是讓貓咪自己選擇信任你。
首先你可以做的,是觀察貓咪的習性,並找到他最在意的事物並把互動融入日常,比如用他喜歡的零食引導靠近,或讓他在你身邊玩耍時感到自在。當貓咪開始靠近你、主動磨蹭或對你放鬆時,再慢慢增加互動頻率。
如果你遇到的貓咪非常害羞,摸不到、不給抱,甚至會飛簷走壁躲避你、哈氣或攻擊,我也整理了幾篇相關的文章,還有線上課程,幫助你更快幫助貓咪適應家貓的生活和人貓互動。
延伸閱讀:
「貓咪體內的弓形蟲會影響懷孕」是許多人都曾聽過的說法,這樣錯誤的迷思甚至導致一些貓奴在懷孕後忍痛送養貓咪。但事實上,貓咪的弓形蟲傳染風險遠比你想像中低。
弓形蟲只有在貓咪首次感染時才會透過糞便排出蟲卵,而這些蟲卵至少需要 24 小時孵化才具有傳染性。也就是說,只要每天清理貓砂、維持環境整潔、定期驅蟲,感染風險幾乎趨近於零。
貓咪是一種既能獨居,也能群居的動物。幼年時期與兄弟姊妹一起長大的貓咪,通常更適應與其他貓相處;但如果貓咪從小就習慣獨處,突然加入新貓,可能會產生壓力,甚至導致領地衝突。
想幫貓咪找個夥伴,建議先觀察他的個性與行為,有些貓咪確實更享受單獨生活,不見得需要另一隻貓陪伴。如果決定讓貓咪有新朋友,也要避免直接讓他們見面衝突,建議採取漸進的方式,讓雙方能慢慢適應彼此的存在。
我不建議以責罵、拍打、潑水等負面方式懲罰。這些懲罰不但無法讓貓咪理解錯在哪裡,更會讓他產生恐懼、不信任人類,日後更難建立人貓關係!
假如貓咪做出不當行為,例如亂抓家具、亂尿尿、亂咬人等,都應該從背後的原因開始調查:確認家裡是否缺乏貓抓板、貓咪是否壓力過大、貓砂盆不乾淨等。藉由正向引導、環境調整、適當獎勵來改善問題行為,效果一定會比處罰更好。
雖然貓咪不像狗狗這麼依賴人類照護,但貓咪和人一樣—每隻貓咪的個性都因貓而異。有些貓生性獨立,喜歡有自己的空間;也有些貓非常親人,很渴望抱抱摸摸。爸媽可以多觀察貓的行為反應,學習辨識貓咪需要陪伴的訊號,例如會主動靠近人、喵喵叫或跟著人走動等等,即使你的貓是獨行俠,有時適度關心與互動,也能讓貓感覺到關愛。
但如果貓咪表現出不情願的樣子,最好就不勉強,人貓相互尊重就會更有愛!
幼貓咬人多半不是在「攻擊」,而是在學習和玩耍,和人類幼童有點像,藉由「咬咬看」來探索世界、模仿狩獵行為,尤其是在長牙期間,嘴巴會覺得「癢癢的」。只是如果不引導教育,長大後可能會延續這個壞習慣。
平常建議避免用手直接和幼貓玩鬧,改用逗貓棒、玩具老鼠等替代,讓他咬對東西,引導貓咪把狩獵的精力發洩在正確的物品上,貓咪自然而然就能改掉咬人的習慣。
成貓還是會咬人怎麼辦 ▶ 貓咬人原因、應對方法、改善方式全解析,輕鬆改善人貓關係!
還記得剛開始養貓的時候,我每天都對貓咪的一舉一動充滿好奇,總是窩在家裡觀察他們,研究行為模式,驚嘆於這些小傢伙的獨特個性!相信現在的你,也正帶著新鮮感與期待,踏入這個充滿魅力的養貓世界。很高興有你一起加入貓奴的行列!
如果在養貓的過程中,你遇到不確定該怎麼處理的問題,或想先了解更多實用資訊,讓自己與貓咪都能更安心相處,別擔心!你可以點這裡填寫預約表單與我聊聊,或訂閱免費電子報,我會定期分享養貓技巧、行為解析、健康照護等必備知識,幫助新手毛爸媽更快上手,讓養貓變得輕鬆又快樂!
養貓路上不孤單!立即訂閱免費電子報,索取更多養貓照護小訣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