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咪吃飯要定時定量、少量多餐最健康?
20幾年前剛開始養毛鼻時,遇到永遠吃不飽的橘貓大食怪,我很困擾。當時醫生提醒不要給貓任食制,小心他過重,不時叮嚀養貓要「定時定量」「少量多餐」,我一直銘記在心。
後來救援巴迪,他跟毛鼻體質個性都截然不同。從2個月大開始,巴迪就大小病不斷,時常軟便、拉肚子,不定期嘔吐,極度挑食。每次看醫生,醫生依舊告訴我要「定時定量」和「少量多餐」,巴迪才會健康。
這20幾年來,我一直在探索「定時定量」和「少量多餐」的養貓真諦,為什麼這兩隻貓咪的問題南轅北轍,解決方式卻一樣?而在成立貼心毛寶、調整幾百個家庭的貓行為問題後,我更發現很多爸媽用這個最健康的養貓方式,居然會養出最憂鬱的貓咪。難道「定時定量」和「少量多餐」養貓是錯誤的方法嗎?在今天這篇文章中,我想跟你分享我這些年做貓行為諮商的經驗和領悟,並整理出最常被人誤解的貓咪飲食迷思,以及值得深入思考的養貓新觀念。
為什麼要定時定量餵貓?
在做一對一貓行為諮商的時候,我最常跟爸媽分享:遇到問題先別問how(如何解決問題),要先思考why(你為何想解決問題)。聊到貓咪餵食理念,我也建議用一樣的出發點:你為何要定時定量餵貓?如果是為了健康,為何要健康?你希望貓咪在哪一方面比較健康?
定時定量的貓咪飲食迷思與誤解
平時來找我調整貓咪飲食作息的家庭,最常見的是就是貓咪挑食不吃飯,有些貓甚至會因此嘔吐/軟便/拉肚子,而爸媽在改善時也跟我有一模一樣的經驗,總是會聽醫生囑咐餵貓要「少量多餐」、「定時定量」才健康。前陣子在貼心毛寶受到熱烈迴響的案例:窩比的媽媽也經歷過這番掙扎。
窩比是體型比較小的貓,她不到4公斤,腸胃虛弱,常吃太多消化不良、腸胃炎嘔吐,也會挑食、整天不吃飯。媽媽在飼養前認真做過功課,也聽醫生的話,知道餵貓要定時定量、少量多餐,因此她會在吃飯時間準時給窩比5-10克飼料,開罐頭也只讓窩比一次吃半罐。沒想到窩比越吃身體越差,甚至影響心情。加入貼心毛寶前,窩比最高紀錄曾一整天不吃飯,每隔幾天就腸胃炎掛急診,看起來鬱鬱寡歡,人貓感情也很差。媽媽不解,為何已經用最健康的方式餵貓,窩比的身心狀況卻越來越差?
窩比媽的經驗幾乎是每個報名貼心毛寶的家長心裡的疑問,因為太專注思考如何(how)定時定量讓貓更健康,卻忘了思考自己為何(why)想用定時定量讓貓更健康。
因此在調整作息之前,我帶著媽媽重整新觀念。每個人對健康的期望都會針對貓咪當下體況而有差異,窩比挑食不吃飯、腸胃差、易嘔吐、太瘦小,所以只要她的嘔吐頻率改善、就醫次數減少、體重不再變輕,就是媽媽當下追求健康的首要目的(why),釐清這個核心觀念後再深入思考,自然就能找到如何(how)靠定時定量達成目標。
定時定量的正確方式
窩比媽在重整觀念後,發現以前在網路上看到的資訊、以及在其他貓行為諮詢師課程中學到定時定量餵貓的方法,跟她的目標都背道而馳。如果每次只給窩比吃半個罐頭,她要怎麼維持體重?是不是要一天餵四五次?但如果窩比不願意吃,要怎麼逼他吃?可以餓他幾餐嗎?(延伸閱讀窩比的改善故事:貓咪挑食,餓兩餐就好?)如果窩比很餓卻只吃10g乾飼料,導致餓過頭、胃酸過多吐黃水,或是亂吃異物,嘔吐頻率怎麼可能減少?怎麼降低看醫生的次數?
看到這裡,假如你也跟窩比媽一樣有這些疑問,恭喜你突破迷思了!這些年研究觀察下來,我認為真正適合貓咪的定時定量,應該要針對幾個核心面向思考和設計,每一隻貓咪、每一個年紀、每一個季節、每一個家庭、每一個多貓群體都應該不一樣,必須常常彈性調整!
當然,一個健康的餵貓作息確實應該定時定量,但如果希望人貓生活都零壓力,也必須涵括六個重點才有辦法辦到:
1. 你放飯的時間,貓真的肚子餓嗎?
肚子不餓所以還不想吃飯,這是所有生物都具備的本能。如果你希望貓咪乖乖吃飯,觀察和辨識貓咪肚子餓不餓是非常重要的技巧。如果貓咪肚子不餓卻被逼著要吃飯,心裡會造成壓力、就會討厭吃飯,同理,家裡食物過剩也會讓貓對吃飯失去熱情,這樣的定時定量只會讓貓很難享受生活、不會跟人類有感情交流、甚至不稀罕零食獎勵、無法做其他訓練。
2. 你放飯的時間,每天有固定嗎?
想像在疫情隔離期間你被關在家裡、必須靠家人送食物才有飯吃,但他們卻沒有在約定好的時間出現,這時你肚子超餓、又不能出門覓食,只能等待家人出現(或者吃剩菜),你是不是會極度焦慮?因此「定時」最重要的關鍵,就是在貓咪已經記得該吃飯、習慣要吃飯的時間,盡可能每次都準時達成。
3. 你給的食物,貓真的願意自己吃嗎?
在貼心毛寶原創線上課程「挑食退散」中,我常引導爸媽思考:你平時會怎麼決定要吃什麼?通常大家都會挑想吃、喜歡的食物。如果你希望貓咪活得開心零壓力,你的貓也應該要有這樣的生活!很多爸媽給貓的食物是自己認為貓咪應該吃的,而不是真正花心力觀察、統計出來的貓咪喜好。雖然為了生存,有些貓終究還是會吃掉不愛的食物,但這樣的貓絕對會很憂鬱!因此我總是會請爸媽再想想:你希望貓咪一直這樣憂鬱、但是很長壽嗎?我想,大部分人應該都希望愛貓活得快樂又有愛吧?
4. 你給的份量,貓真的吃得完、或吃得夠嗎?
你會不會依照飼料包裝、或醫生指示設計給貓咪吃飯的份量(或熱量),忽略身旁本貓的實際感受?每隻貓的食量與飽足感在不同心情、不同活動量、不同季節、不同年紀、不同體況下都會有變化,而「定量」指的應該要是貓咪近期1-2個月吃得完、吃得開心、且吃得飽的份量,才比較適合。爸媽平時最好也維持飲食紀錄,即時觀察貓的身心改變並彈性調整份量。就像先前提過的:長期吃太飽、或太餓,對貓來說都是不小的生活壓力。
5. 你給的食物,適合貓咪現在的身心體況嗎?
你會不會因為害怕貓咪得腎臟病,即使他現在很健康,還是堅持提供低磷食物、或是逼他多喝水?你會不會害怕貓咪過重,無視他沒吃飽苦苦哀求,嚴格限制他的進食份量?你會不會因為聽說含膠罐頭會過敏,就算貓咪不是過敏體質,還是堅持提供他討厭的無膠罐頭,導致貓咪吃得很憂鬱?在資訊發達的時代,我們常會因為吸收太多網路知識,導致判斷癱瘓,只敢做最安全的安排,卻忘了尊重及正視身旁貓咪的喜好與需求。沒有任何一種食物對貓咪是絕對健康的,就算貓咪吃得很健康、但很憂鬱,這些都不算是適當的決策。
最後,最重要的是:
6. 你設計的定時定量,對自己的生活品質有幫助嗎?
在做一對一深度諮商的時候,我最常遇到爸媽無視自己的生活品質,為了讓貓「少量多餐」把工作及生活停擺、每天手餵十幾餐,或者半夜三點還起床餵貓(延伸閱讀:貓咪不吃飯,手餵/誘食能改善?)。如果你想設計「健康的餵貓飲食作息」,人跟貓的生活品質都應該列入考量才算周全。假使長期剝削自己的生活品質,身心遲早會出問題,到時就算一天餵20餐貓咪很健康,人終究會崩潰、貓也會跟著受苦。因此我常跟貼心爸媽說,如果希望貓健康,一定要先照顧自己,彈性調整適合自己生活的養貓方式,在讓貓咪健康與兼顧生活品質、輕鬆養貓與追求完美極致、給自己壓力或給貓咪壓力之間找到平衡,人貓才可能會有愛,這也才是想要養出零壓力貓咪的你,現階段最需要深思的新課題 ;)
如果需要我幫你設計飲食作息,搶救人貓生活品質,可以按這裡填寫預約表單,跟我聊聊你的貓~
如果覺得這篇文很實用,歡迎按讚、轉貼、留言給我鼓勵,也可以按這裡訂閱電子報,收到更多深度知識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