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喝水喝不夠怎麼辦?如何讓貓多喝水?這些問題是困擾許多貓咪爸媽的難題,因此在本文中,我將帶你從貓咪喝水量的算法、9大增加貓咪喝水量技巧,讓你透過簡單的撇步成功讓貓多喝水。
目錄 |
「明明家裡放了好幾個水碗,為什麼貓咪還是愛喝不喝?」相信這是不少貓奴的共同困擾。貓咪的祖先來自沙漠地區,為了適應乾燥環境,演化出從食物中獲取水分的習慣。然而,現代貓咪大多以乾飼料為主食,而乾飼料的含水量僅約 10%,遠遠無法滿足身體所需,長期下來容易造成身體負擔、引發泌尿系統問題,例如尿道炎、血尿等問題。
想要知道貓咪一天的建議飲水量,首先需要根據以下公式,將貓咪的體重代入計算:
基本公式: 貓咪體重(公斤) × 40~60 毫升=每日建議飲水量
舉例來說,假設你的貓咪體重為 5 公斤,則他的每日建議飲水量則約為 200~300 毫升。
在計算出貓咪每天所需的飲水量後,還需要減去他們從食物中獲得的水分,才能得出他們需要額外補充的水量,以免攝取過多水分可能會稀釋血液中的電解質(如鈉、鉀等),造成身體不適。因此,了解各類食物的含水量、營養價值、價格,有助於爸媽幫貓寶貝做出更全面的飲食規劃。
含水量: 5%~10%
乾乾是是所有食物類型中水分含量最低的,且熱量相對較高。由於保存方便、品牌選擇多元,非常適合生活忙碌的貓爸媽。
不過,若貓咪平時水分攝取不足,長期食用乾飼料可能增加身體負擔、也提高罹患泌尿系統疾病的風險,建議貓爸媽採用「乾乾搭配濕食或生食」的混合餵食方式,為貓寶貝補充水份。
含水量: 70%~80%
主/副食罐頭雖然價格相對較高,但對於平時飲水不足的貓咪來說,推薦用罐頭當作正餐,不僅能有效補充水分,同時口感濕潤、適口性高,也特別適合挑食或年長的貓咪。
含水量: 70%
營養成分貼近貓咪原始飲食結構,蛋白質高、碳水低,適合體質健康、無免疫問題的貓咪。不過生食需冷凍保存,衛生處理也需特別注意,建議由有經驗的爸媽操作。
含水量: 50%
熟食餐含水量介於乾飼料與濕食之間。貓爸媽可透過自煮方式為貓咪客製飲食,適合對特定食材過敏或需特殊營養配比的貓咪。但是自煮餐需額外補充如牛磺酸、鈣等營養素,避免造成營養不均,因此建議搭配專業指導或配方設計。
延續上面的例子,假設貓咪今天吃了 1 罐 100g 的濕罐頭,則約等於攝取了 75 毫升的水分。若貓咪今天沒有攝取其他食物,則貓咪還需要補充 200~300 毫升-75 毫升=125~225 毫升 的水分。
不過,我認為養貓沒有「最好的」飲食方式,只有最適合貓咪體質與爸媽生活型態的選擇。貓爸媽只要根據貓咪的年齡、健康狀況、飲水習慣與預算彈性調整,確保營養均衡、水分充足,讓貓寶貝健康快樂成長就可以。
你家貓咪總是挑食、不愛喝水嗎?「讓貓安心吃飯多喝水的三堂課」教你輕鬆改善!
如果你家的貓咪也總是對喝水興趣缺缺,別擔心,以下幫你整理了 9 個實用的撇步,可以幫助你改善貓咪不愛喝水的問題:
貓咪對氣味和水質、水溫都非常敏感,如果水碗裡的水受到污染,無論是混入毛髮、灰塵還是食物殘渣,都可能讓貓咪失去喝水的興趣。為了讓貓咪願意多喝水,建議每天至少更換 1 次水源,每次換水時,也可以用清水清潔水碗,確保水碗中沒有殘留的汙漬或異味,保持水質新鮮、乾淨。
有些貓咪偏愛靜止的水源,而有些貓咪則對流動水情有獨鍾。你可以嘗試在家裡放幾個不同種類的水碗,像是活水機(流動水)或是放在某個角落的死水碗,看看哪個最吸引貓咪。這樣可以讓貓咪有更多選擇,也能提高他們喝水的機會。
有些貓咪不喜歡鬍鬚碰到碗邊,過小或過深的水碗可能會讓他們喝水時感到不舒服。此外,有的貓咪不喜歡塑膠碗的味道,或覺得冰冷的不鏽鋼碗不合胃口,更偏愛陶瓷的水碗。貓爸媽在挑選水碗時,建議多留意貓咪的習慣與喜好,選擇合適的大小和材質,才能提升他們的飲水意願。
如果貓咪經常打翻水碗,也可以考慮改用底部有橡膠防滑設計的寬口水碗,減少水碗被打翻的機率。
貓咪有時會懶得走去喝水,尤其是當他們覺得水碗很遠的時候。因此建議可以在家裡的不同地方擺放水碗,特別是貓咪經常待著或經過的地方,讓貓咪更容易找到水源。
貓咪對環境的敏感度極高,水碗的位置會影響他們是否願意靠近,如果水碗放在吵雜、經常有人或其他動物經過的地方,貓咪可能會因為覺得不安全而避開。此外,有些貓咪不喜歡水碗和食物碗擺在一起,建議爸媽可以嘗試把水碗移到食盆以外的地方,或選擇安靜、不受打擾的地方,這樣不僅能讓貓咪有更多選擇,也能預防貓咪排斥喝水。
如果你的貓咪就是不愛喝水,可以試著在水中加入一些吸引他的東西。像是放入一些薄荷葉、貓草等,這些東西都可能會激發貓咪的興趣,吸引貓咪主動喝水。
貓咪對水的溫度特別講究,太冷或太熱都可能讓他們不想喝。最理想的水溫是大約 25 度的常溫水、或略微溫暖的溫水,貓咪喝起來會覺得更舒服,建議你可以調整水溫都試試看,觀察貓咪最喜歡哪一種。
除了飲水外,食物也是幫助貓咪補充水分的重要來源,貓爸媽可以選擇含水量較高的濕食或生食,有助維持貓咪的水分攝取。不過要注意,若在罐頭中額外加過多的水,可能會稀釋食物的氣味與營養,導致貓咪覺得不夠香而拒吃喔!
延伸閱讀:給貓吃什麼對貓最好?挑這三種就對了!
許多爸媽會使用雞胸肉、南瓜、紅蘿蔔等天然食材熬煮成湯狀或泥狀,再搭配適量的肉類蛋白與營養補充品,製作成符合貓咪需求的鮮食餐。特別是水分含量高的羹湯類料理,可以有效幫助貓咪攝取所需的水分,也對改善泌尿健康與維持身體機能非常有幫助。當然,貓咪要喜歡、且願意吃,才是能順利改善健康的關鍵喔!
如果你已經嘗試以上提到的方法,貓咪都還是不喝水,那可能是以下 3 個原因,建議觀察貓咪是否有其他異常行為,必要時可諮詢獸醫進一步評估與檢查。
「貓咪為什麼這麼挑嘴,連水都不想喝?」這個疑問是不是經常出現在各位貓咪爸媽的心中呢?其實這背後藏著許多原因,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貓咪不愛喝水的謎團,找到有效的解決之道吧!
當貓咪有牙齦炎、牙周病或口腔潰瘍等問題時,喝水可能會引起疼痛,進而降低他的飲水量。此外,這些口腔問題常伴隨口臭或進食困難,若發現這類跡象,務必帶貓咪就醫檢查。
腸胃不適也會影響貓咪的飲水意願。如果貓咪有嘔吐、腹瀉等情況,他可能會減少水的攝取量,甚至完全不喝水。此時爸媽應該觀察他的狀況並儘早就醫,以免造成脫水等更嚴重的問題。
貓咪是非常敏感的動物,當他感到環境改變、生活壓力增加(如新成員加入家庭)時,都可能會影響他的飲水行為。
安心餵養有方法,「讓貓安心吃飯多喝水的三堂課」免費課程帶你學!
那我們該如何判斷貓咪是否缺水呢? 其實只要留心觀察他是否出現以下這些徵兆,就能輕鬆掌握他的健康狀況。
眼窩凹陷:健康的貓咪眼睛應該明亮有神,眼球表面濕潤且飽滿。如果貓咪缺水,體內水分不足會導致眼窩凹陷,雙眼看起來無神或暗淡,出現乾澀的情況。
皮膚缺乏彈性:簡單的抓皮膚測試也能快速判斷貓咪是否脫水。用手輕輕抓起貓咪背部或頸部的皮膚,然後放開。如果皮膚很快回彈到原位,表示水分充足;若皮膚回彈速度緩慢或維持皺摺狀態,則可能是缺水的徵兆。
牙齦乾燥:健康的貓咪牙齦應該是濕潤而有光澤的,輕輕按壓後也會迅速恢復粉紅色。如果貓咪缺水,牙齦可能變得乾燥,按壓後恢復顏色的速度也會減慢。
疲倦、沒食慾:缺水會讓貓咪感到虛弱無力,出現嗜睡或活動量明顯減少的情況,或是連平時最喜歡的食物都提不起興趣,甚至出現完全拒食的狀況。
排便困難、糞便乾硬:水分攝取不足會影響消化系統,導致貓咪的糞便變得乾硬,甚至出現便秘或排便困難。
當家中的貓咪已經出現上述的缺水徵兆,千萬別小看這個問題!如果貓咪長期水分攝取不足,就有可能罹患以下疾病:
膀胱炎:膀胱炎是貓咪最常見的尿道問題之一,不過貓咪的膀胱炎並不是單純的生理疾病,而是生理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,包含壓力、水分攝取不足、皮質類固醇降低、肥胖等因素相互作用。其中壓力會直接影響膀胱泌尿道黏膜的分泌,導致黏膜變薄,增加膀胱壁受到刺激的機會。而膀胱壁疼痛會讓貓咪感到不適,減少排尿的意願,形成惡性循環。
尿道結石:當貓咪喝水量不夠時,尿液會變得濃縮,其中的礦物質更容易結晶,形成結石。而結石可能會阻塞尿道,造成貓咪無法順利排尿,導致劇烈的疼痛和尿道損傷。
腎臟疾病:水分攝取不足會增加貓咪的腎臟負擔,長期下來會導致腎臟功能衰退,甚至導致慢性腎病。腎臟疾病在老年貓咪中特別常見,但年輕貓咪如果長期缺水,也有可能引發此病。
泌尿道感染:當貓咪喝水不足時,排尿頻率降低,會增加結晶的形成機會。這些結晶就像小石頭一樣,容易刺激膀胱壁,甚至堵塞尿道。尤其對於尿道較狹窄細長的公貓來說,即使是小小的結晶,也十分容易造成堵塞。而尿道感染常見的症狀包括頻繁排尿、排尿時疼痛以及尿液異常(例如血尿或尿液變色)。
如果原本不愛喝水的貓咪,突然開始頻繁喝水,爸媽可能會感到欣慰,但其實這種情況並不一定是好事。貓咪飲水量驟增,可能是身體健康出現異狀的徵兆,例如:
當氣溫升高或室內變得乾燥時,貓咪會自然增加飲水量,以維持體內水分平衡。如果同時觀察到他的活力與食慾都沒有明顯變化,這類情況通常屬於正常的生理反應,無需過度擔心哦!
某些健康問題會讓貓咪喝水量明顯增加。例如,為了排出體內多餘的代謝廢物,貓咪可能會頻繁喝水、尿量變多,這通常是腎臟疾病的早期徵兆。而當血糖過高時,也會導致身體脫水,使貓咪產生強烈口渴感,這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狀之一。
如果發現貓咪的飲水與排尿量明顯改變,建議儘早帶他就醫檢查,才能及早發現潛在問題、及時治療。
看貓咪整天幾乎沒喝水,你是否會擔心他的健康?擔心他水分攝取不足,長期下來可能影響腎臟、泌尿系統健康,但試了各種方法都徒勞無功,讓你焦慮又無助?
貼心爸爸 Ryan 就曾有這樣的經歷 ,他的愛貓 Diego 被診斷為早期腎病後,不管怎麼努力轉食濕食、嘗試低磷罐頭都失敗,反而導致貓咪悶悶不樂、拒食、喝水量更少。後來他透過我設計的飲食策略與《挑食退散》課程指導,調整方法與觀念,成功讓 Diego 願意喜歡吃濕食、增加水分攝取,最後在 5 個月內腎指數恢復正常,生活品質也明顯提升。
點擊觀看全文:貓咪腎指數高,怎麼讓他多喝水?身為爸媽不可不知的四大調整原則!
在《挑食退散》課程中,我會一步步帶領你調整貓咪的作息,協助你判斷問題、改善挑食行為,並客製化建立適合你家貓咪的飲食架構。課程內容深入淺出,將複雜的貓咪飲食行為拆解成易懂的觀念和操作步驟,讓你不用花時間鑽研深奧的理論,也不必反覆摸索錯誤的方法。透過課程,你可以快速掌握實用的技巧,輕鬆幫助貓咪接受濕食,從而間接補充水分,改善健康狀態。
線上課程內容可以隨時回放,你可以多次觀看,反覆鞏固知識,直到完全掌握技巧。在學習過程中,如果有任何疑問,也可以在課程專屬臉書社團發問,我會親自解答你的困惑,裡面也有許多同溫層的貼心爸媽溫暖陪伴,讓你在學習的路上不孤單!
所以別再浪費時間和金錢在無效的方法上了,你可以不用再擔心貓咪挑食會找不到改善方法。現在就從我的免費課程「讓貓安心吃飯多喝水的三堂課」開始,一步步改善貓咪的飲食習慣,不只輕鬆掌握貓咪的健康,還能和貓建立更好的關係。未來,每天餵貓不會再是你的煩惱,而是能享受人貓彼此陪伴的美好時光喔!
餵貓不再是煩惱,「讓貓安心吃飯多喝水的三堂課」教你零壓力養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