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咪吐了怎麼辦?要不要馬上看醫生?
平時在做一對一諮商時,我常遇到爸媽慌亂求救的緊急狀況——就是貓嘔吐。尤其是春秋換季腸胃敏感時、冬天嚴寒腸胃易發炎、或夏天貓咪食慾差的季節(寫完發現,其實就是一年四季都會發生的意思)。
記得剛開始養巴迪,每次遇到他嘔吐,我都極度慌張。因為養貓幾十年,我從沒遇過腸胃像他這麼脆弱的貓咪,莫名嘔吐、嘔吐不止、找不到原因的挑食,而且他最擅長在春節過年、或者跨年這種醫生連休的時間生病。後來發現很多爸媽跟我一樣,只是有些人特別不幸,第一次養貓就遇到嘔吐大魔王,上網也找不到適當的資源可以改善。
因此在今天這篇文章裡,我集結了這十年調整無數貓貓嘔吐的精華知識和技巧,送給跟我和這些貼心爸媽一樣、養到玻璃胃貓貓的你。
生活中,有些常見的貓咪嘔吐原因,通常爸媽只要調整作息或飼養方式,就可以避免和改善。
貓咪每天會花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舔毛,這不只是他們整理清潔身體的方式、也是舒壓和調節溫度的技能。一般來說,米克斯短毛貓大多可以透過糞便將毛球排出,但隨著年紀增長、或腸胃生病時,有些貓咪可能就沒辦法以正常速度排毛,而當吃進去的毛球遠多於排出來的毛,有些貓就會開始吐毛。頻繁吐毛會讓貓的腸胃負擔變大,甚至可能受傷,因此如果貓咪常常吐毛,爸媽需要積極處理毛球問題。
貓咪肚子餓的時候跟人一樣會分泌胃酸,這時如果沒有適度進食,有些貓咪就會胃酸過多吐黃水、泡泡、透明的水等。
如果餓太久才吃飯,貓咪就容易暴飲暴食,最常見的行為就是秒殺食物,不管爸媽給多少,貓咪都會馬上吃光光。這樣的貓非常容易吃到一半全部吐出來,或者因為暴飲暴食消化不良、演變成腸胃炎。這類型嘔吐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嘔吐物裡都是完整的食物:一顆一顆的飼料,或者甚至還能聞到罐頭的香味。
亂吃東西在貓咪嘔吐原因中也是榜上有名,娜娜小老師就曾經吃過耳塞,而在諮商經驗中,我也遇過各種神奇的異食案例,像是吃腳踏墊、啃枕頭棉被...等等。年紀輕、腸胃好的異食貓,通常有辦法把吃進去的異物原封不動吐出來,或者從另一頭完整拉出來,例如橡皮筋、保鮮膜、緞帶、繩子…但腸胃差的貓可能就沒那麼幸運了。腸道阻塞的貓咪會噴射吐(吃進去直接噴出來),最後可能需要開刀取出異物,才能避免腸道壞死危及性命。
剛救援的米克斯浪貓比較常因為寄生蟲嘔吐,嚴重一點的在嘔吐物裡就能看到活跳跳的寄生蟲,很難錯過!
食物過敏而嘔吐的貓咪跟吃太快有點像,都是在進食後馬上吐出來,因此比較難確認。通常在貼心毛寶貓行為調整中,我會建議爸媽做詳細的飲食紀錄,搭配觀察、就能看出規律,確認是過敏。例如貓咪每次吃X牌羊肉一定吐,這樣的狀況就比較像過敏;貓咪每次嘔吐是不同食物,這樣的狀況就比較像吃太快。
如果貓咪的食慾精神和便尿跟平時不同,嘔吐也持續發生,那他很有可能是生病了。很多疾病的症狀都可能是嘔吐,因此建議找信任的醫生徹底檢查,排除更詳細的原因。
從貼心毛寶成立至今,可能因為巴迪的特殊體質和經歷,我設計了不少類似的貓咪飲食行為課程,近幾年也慢慢專精在帶爸媽調整貓咪飲食。我注意到剛開始養貓的人遇到貓咪嘔吐都會很緊張,常常馬上帶貓看醫生、甚至半夜掛急診,有點資歷的人反應就不太一定,有些人還是每次都擔心、忍不住馬上抓貓看醫生,有些人則是慢慢習慣,甚至覺得沒什麼。
在透過飲食調整幫助大家改善貓咪嘔吐的時候,我常跟貼心爸媽說,無論是每次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帶貓看醫生,或者輕視貓咪嘔吐不就醫檢查,都不是非常恰當的處理方式,過與不及、各自有風險。沒必要時太常看醫生,會讓貓咪壓力過大,反而更常生病;該看醫生時輕忽異狀,則是會延誤治療,甚至可能會危及貓咪性命!
所以接下來,我要跟你分享正確的觀念和更適合的處理及應對技巧。
在家裡遇到貓咪嘔吐時,無論原因是什麼,爸媽都可以先做四步驟、再帶貓咪看醫生。這些技巧可以幫助醫生更準確判斷貓咪可能嘔吐的原因,才不會耽誤貓咪治療的黃金時機。
發現貓咪嘔吐物時,先用手機拍照,如果可以拍到貓咪嘔吐過程更好。嘔吐物不同,嘔吐原因就不同,處理方式也會不一樣。如果貓咪需要就醫,這些資訊可以幫助醫生做更準確的判斷。不過,多貓家庭常見的困難是不知道誰吐,建議你除了可以從食物內容、嘔吐毛色猜測外,在貓咪活動的主要區域裝攝影機也是很棒的方法喔!
如果是毛球症、過度飢餓、吃太快嘔吐、或者亂吃東西的貓咪,通常吐完就會覺得比較舒服,甚至馬上想吃飯。這時爸媽可以觀察貓咪是否還會吵著要吃飯,只要貓咪吃得下,就算把他剛吐出來浪費掉的份量都補給他也沒關係。
建議爸媽平時做好飲食紀錄,無論哪一種嘔吐,搭配飲食紀錄觀察會更詳細!
如果貓咪吐完以後就正常吃飯,也沒再嘔吐,可以在飲食紀錄上做記號(標示時間、內容物),長期觀察,就能在健檢時告訴醫生貓咪的嘔吐頻率,討論是否要加強檢查哪些項目,此外,我在做貓行為諮商時也會參考飲食紀錄,幫助爸媽判斷生活作息、貓咪飲食是否要調整,以及可以調整的細節。
如果貓咪吐完以後想吃東西,但吃了又嘔吐,那就建議視情況禁食2-4小時,讓貓咪腸胃休息一下、再少量進食並觀察;如果進食後一切就恢復正常,那可以記錄起來,萬一需要就醫可以給醫生參考。假如禁食後又嘔吐、甚至連空腹都在吐,那就建議盡快就醫不要等。
不過這邊要特別提醒,如果貓咪嘔吐後就精神萎靡、呼吸急促或喘氣,那就不建議再觀察和等待,盡快就醫比較安全。(延伸閱讀:了解貓咪誤食急性中毒 & 貓也會中暑)
如同我上述所說,嘔吐是很多疾病會有的症狀,因此無論貓咪是否頻繁嘔吐,都建議定期健檢、跟醫生討論檢查項目,你才能更了解貓咪的體況。如果在看過醫生以後確認一切健康,貓咪嘔吐頻率卻沒有緩解,那就可以諮詢貓行為專家幫你調整餵貓的習慣、貓咪的飲食生活作息等等。
如果你已經知道貓咪可能嘔吐的原因,針對不同的狀況,我也有一些推薦的調整技巧要跟你分享。
有毛球症的貓咪平時可以增加梳毛頻率、減少貓咪舔到肚子裡的毛量,同時,你也可以嘗試不同的化毛產品(化毛膏、排毛粉、貓草、生食鮮食也有相關食材可以輔助)。不過你的貓可能不見得願意接受你選擇(或你認為健康)的排毛產品,這時建議先求有、再求好,只要貓咪願意吃就先給,先改善毛球問題,才能避免衍生更嚴重的疾病,再慢慢研究有什麼方法可以讓貓習慣更健康的選項。
貓咪嘔吐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,因此如果你從來沒做過飲食紀錄,建議至少先開始紀錄貓咪每天吃什麼、吃多少、何時嘔吐,再搭配嘔吐的內容物回頭去看我在前幾個段落分享的技巧,通常就能大概了解可能的原因和改善方法,就醫時跟醫生討論也會更有方向。
當貓咪覺得飢餓卻沒有東西吃,或者食物不夠填飽肚子時,胃酸會持續分泌,腸胃就會不舒服。這樣長期反覆刺激腸胃,很容易造成慢性發炎,身體不舒服、生活壓力就會非常大。我相信如果你常常肚子餓卻不能吃飯,一定也會很焦慮吧?
另外,近年也有新的研究:貓咪在食物缺乏的狀態下,腸道菌叢可能會攻擊自體腸道粘膜,就可能是引起腸子發炎的元兇!而貓在野外的天性是一天要吃10~20餐,有些貓咪每1-2小時就要吃幾口,有些貓咪每3-4就要吃一餐,因此最適合貓咪體質的餵食方式,最好是讓貓咪可以自由取用的份量(意即每天保持食物新鮮、貓咪吃得飽的適度份量,不是沒有監控不洗碗、不更新食物的吃到飽模式),對腸胃才會比較友善。
同理,貓咪不過度飢餓也才不會暴飲暴食,就能避免吃太快嘔吐的狀況發生了!
如果希望貓咪腸胃勇、消化好,當然還是要適度運動,每天可以花5-10分鐘陪貓模擬狩獵跑起來,增加貓咪喜歡的垂直空間,讓他們多走動、跑跳,這樣就能促進腸胃蠕動,貓的消化代謝比較好,食慾自然會更好。
貓是很能忍痛的動物,許多慢性疾病症狀如果不仔細觀察、定期健康檢查,爸媽通常看不出來,等發現時就會很嚴重。而敏感的貓往往也很容易因為害怕外出籠、害怕出門、害怕看醫生,而耽誤就醫的黃金時間。
因此,如果你的貓咪現在很害怕看醫生,越早改善越好,你可以在貼心毛寶官網文章(閱讀與知識)分類中選取「零恐懼訓練系列」,就能學到各種零壓力就醫的小技巧。或者加入貼心毛寶LINE官方帳號(@petbuddyline) 參考相關線上課程。
如果你的貓也有嘔吐問題,常常沒辦法好好吃飯、看了醫生也找不到解答,可以按這裡 預約一對一諮商 跟我聊聊,讓我幫你找到改善的方法。
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很實用,別忘了分享給身邊養貓的親友,也歡迎你訂閱電子報收到更多【實用養貓資訊】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