遇到貓咪生病時,身為貓咪爸媽,我們總是會急著想帶貓看醫生,但你可能會發現,貓不見得會配合我們,尤其是個性敏感的米克斯貓咪,他們常會因為太害怕變成兇貓,出現攻擊、逃跑、飛簷走壁的行為。
我在著作《養出零壓力貓咪》裡曾提過,我人生中第一隻貓——毛鼻,就曾是整整16年無法看醫生的兇貓。創立貼心毛寶後,我從2018年開始設計能幫助爸媽鎮定兇貓的技巧,並把這套技巧稱為「零恐懼訓練 (Fear Free Training)」,希望幫助減輕貓咪的壓力,讓他們能安靜下來接受醫生治療。
在這篇文章裡,我會跟你分享一些有效的零恐懼鎮定技巧,用正向訓練讓人貓在看醫生過程中都更放鬆。如果你家貓咪也是在家一條蟲、出外一條龍的兇貓,現在就能開始練習,為下次看醫生做好準備囉!
兇貓通常是指在特定情況下會哈氣、低吼、或發動攻擊、抓人咬人的貓咪,大部分在熟悉的環境裡並不會出現這樣的行為,只有面對陌生環境、陌生人,或覺得遇到危險時,過度焦慮才會產生這類的防衛行為,而最常見的狀況,就是看醫生。
兇貓在看醫生時會特別激動,可能會抓咬醫生、尖叫嘶吼、甚至逃竄,不只醫護人員和爸媽可能受傷,貓咪也沒辦法接受適當的檢查和治療,因此,了解如何安撫兇貓、幫助他們冷靜接受醫療,是每個養到兇貓的爸媽必學的技能。
如果我們想幫助鎮定兇貓、改善他們的壓力,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兇貓行為問題的根源。貓咪是被動型攻擊的動物,也就是只有在特定的環境感受到威脅時,他們才可能出於保護自己發動攻擊。我們必須先了解這樣的概念,才有機會真正改善問題。
兇貓為何要鎮定?兇貓冷靜接受醫生治療的重要性
行為研究發現,貓在遭受壓力時,身體會分泌皮質醇(cortisol),又稱為壓力賀爾蒙,如果失調就會影響免疫系統,造成皮膚、肌肉、內臟受到影響,身體就容易感染、生病,甚至死亡。而免疫系統不穩定的貓咪在生病和接受醫療時,復原速度也會延長、效果也會降低,因此,如果兇貓能在就醫時學習冷靜,不只能保護醫護爸媽、與自己不受傷,對長遠的身心健康來說都是好處多多。
在做零恐懼訓練時,我們希望貓咪能在陌生環境中維持冷靜,循序漸進慢慢接受醫生的碰觸和檢查,因此,最高的原則是「不保定,就是最好的保定」,如果真的需要固定貓咪,用越小的力氣、越少的道具,就越符合零恐懼訓練的精神,舉例來說:如果貓咪能自己趴著,我們就不壓著他的身體;如果貓咪只需要爸媽輕輕扶著手就能抽血,我們就不用需要請醫助用力緊抓著他、甚至用大毛巾把他裹起來、或者戴頭套。在這樣的原則下,大部分貓咪都能自由活動,不會失去主權被控制行動,反而就比較不覺得害怕了。
如果想讓兇貓真正冷靜下來看醫生,有三個最有效的零恐懼訓練技巧可以優先練習。
首先是出門前不要把貓硬塞進外出籠裡。大部分兇貓開始抓狂,都是因為被強硬抓進外出籠時覺得恐慌。在貼心毛寶的零恐懼系列課程中,我發名了一套「史上最快的外出籠訓練」,只要用對方法,人完全不用碰到貓咪,他們也會乖乖主動進入外出籠,即使不親人、摸不到、抱不到的兇貓,也完全可以在短時間內就學會這套外出籠訓練方法。你可以按這裡延伸閱讀:外出籠完整訓練指南大公開!
接著要慎選醫院,最適合帶兇貓看病的醫院,必須要有安靜且乾淨的獨立診間,避免貓咪就診時遭遇過多陌生聲音與氣味,且醫院最好是預約制,盡可能縮短貓咪看醫生的時間,才能避免貓咪得壓力累積到承受不了。下面這篇文章有更多帶貓看醫生時可以做的減壓練習:五大減壓技巧幫助你,緩解貓咪就醫的緊張與不適。
再來則是要記得帶貓最喜歡的零食,徵求醫生同意全程陪伴、餵貓吃零食。行為研究發現,爸媽陪伴可以有效降低貓咪的就醫壓力,如果能搭配好吃的零食,舒壓效果會更加乘,很多原本過度緊張的貓咪都能因此大幅減壓,詳細的資訊可以參考以下這篇文章:爸媽陪診貓咪比較不害怕?六個重要關鍵有效幫貓舒緩緊張!
不過在接觸零恐懼訓練時,也有幾個常見的迷思可能會造成反效果,在這邊我想特別提醒大家。
近幾年在帶兇貓看醫生前,很多醫院都會推薦爸媽提供貓咪鎮定藥物,有些醫院稱為乖乖藥、安神藥、鎮定劑...等,這些藥物可以幫助貓咪放鬆、比較不緊張,但並非是鎮定兇貓的唯一解藥。在我做貓行為諮商的經驗中發現,很多人會誤以為貓咪只要吃藥就能冷靜看醫生,而疏於學習更多減壓訓練,或以為貓咪一定要吃藥才能冷靜,反而過度依賴藥物,這些都是不完全正確的想法。
這幾年觀察下來,我看過不少類似案例,如果爸媽不減少環境壓力、教貓自主放鬆,當貓咪非常緊張的時候,有些藥物對貓咪的效果反而會打折扣、甚至可能完全沒用,或者,即使吃非常高的劑量,貓咪也無法真正放鬆,有些貓甚至會記得自己吃藥後暈眩與失控的感覺,反而留下創傷記憶、變得更害怕吃任何人類提供的食物(包括零食)。
因此我認為,雖然鎮定藥物確實可以輔助貓咪放鬆,但環境減壓與其他零恐懼訓練也同樣重要,多管齊下才能讓貓咪有真正安心的體驗。此外,有些貓咪看醫生害怕程度不算嚴重,也可能只需要環境減壓就能放鬆,甚至不需要用到高劑量藥物,建議爸媽可以斟酌與醫生討論。
零恐懼訓練最好的方法就是循序漸進練習,在貓咪還不需要做任何侵入性檢查、沒生病不需要治療就是最好的機會,包括觸診、血檢、打疫苗,甚至只是去醫院吃零食,跟醫師聊聊天,爸媽都能趁貓咪健康多多建立良好的經驗。
雖然零食確實是讓貓咪放鬆心情最好的工具,但你可能注意過,貓在極度害怕或焦慮時,是連零食都不願意吃的,通常這樣的狀況代表環境中壓力因子真的太多,貓咪壓力已爆錶。因此零恐懼訓練不只是餵貓吃零食,爸媽同時還得學會辨識貓咪當下為何有壓力、哪些人事物可能是壓力來源、如何幫助貓咪移除或改善環境中的壓力因子,才能讓貓咪真正放鬆接受醫療。
最需要做零恐懼訓練的貓咪,其實正是這篇文章一開始提及的主角,也就已經害怕看醫生的兇貓。因為無法放鬆接受檢查、治療、照護而精神緊繃的兇貓,在身體不舒服時比放鬆的貓咪需要更久的時間復原,爸媽也更難照護,有些貓可能完全無法餵藥、甚至緊張到影響食慾。如果能好好練習放鬆,真正需要醫療時,身體復原情況會比較理想,人貓也才能更輕鬆。
大部分貓咪適應能力都很強,無論幾歲都能學習新事物。雖然,有些貓咪確實因為過去有不好的就醫經驗和創傷,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克服恐懼,但在我的經驗中,我遇過12歲、16歲、18歲、19歲的兇貓,都曾經順利因為做了零恐懼訓練,在看醫生時更放鬆自在,甚至在貓生最後一段日子更平靜安詳。
通常貓咪身體越不舒服、身體感官會越敏銳,對壓力的耐受性會降低,討厭與害怕看醫生的機率就會提高,因此趁貓年輕、身體健康就做零恐懼訓練,其實是最理想的時機喔!
大部分不怕看醫生的貓咪可能是年幼、或者身體健康的貓咪。許多貓在第一次接受手術(例如結紮),或生重病接受侵入性治療後,就會慢慢越來越害怕看醫生。在上一段我有提到,身體不舒服時,貓咪的感官接收到的訊息會放大,就更容易感到害怕有壓力。因此,本來就不怕看醫生的貓如果能把握機會好好訓練,把看醫生變成更開心放鬆的事,反而更能有效預防未來真的生病時,對醫療產生越來越糟的壞印象。
也許你會覺得,貓咪看醫生雖然會害怕,但已經石化、也不會攻擊別人,只要用力抓緊、快狠準趕快完成治療就可以。但萬一未來遇到貓咪得到慢性病,需要長期吃藥、檢查、醫療時,他反而會因為頻繁的創傷,讓壓力越來越大,很多貓咪甚至可能因為情緒過度緊繃,衍生出更多心因性疾病,像是自發性膀胱炎、腸胃道症狀,反而會讓身體免疫力越來越糟。
如果你的貓咪已經是兇貓,你可能需要專業協助。在貼心毛寶一對一貓行為諮商中,如果遇到兇貓需要規劃零恐懼訓練,通常我會先徹底了解貓咪過去的「醫療黑歷史」,探索你和貓咪各自經歷過什麼創傷、擔憂、壓力,找到可能讓你和貓咪越來越害怕看醫生的壓力因子,從在家裡準備出門開始,一直到找醫院、出門看醫生,幫你規劃完整的零恐懼看醫生經驗,並且手把手帶你一起學習正確的零恐懼觀念。
要讓兇貓安靜下來接受醫生治療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,但只要透過有系統的規劃和練習,完全是可以實現的目標,小老師娜娜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,她從16歲開始練習時,每次看醫生都想抓咬醫護,到19歲過世前,已經可以放鬆接受各種檢查,我帶他看醫生時壓力也減輕不少。因為過去這樣的經歷,讓我更熱衷幫助更多養到兇貓的家庭。
如果你很希望不要再看到貓咪看醫生時會發抖、尖叫、哈氣、抓狂、逃竄,從今天開始就能試著做零恐懼訓練調整。你也可以按這裡填寫預約表單,讓我帶你手把手實作:從檢視壓力、改善壓力、到實際練習放鬆壓力,一步一步幫你設計適合你和貓咪的零恐懼訓練,讓你帶貓看醫生更放鬆也更安心。
同時,貼心毛寶的LINE官方網站(@petbuddyline) 中也有相關課程,你可以先加入好友,輸入「線上課程」、再輸入「害怕看醫生」,就能看到我設計的全套零恐懼系列線上課程,跟我一起養出零壓力貓咪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