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咪飲食, 多貓家庭, 零恐懼訓練系列™, 過度舔毛, 亂便溺, 人貓互動, 科學新知, 案例分享, 環境豐富

如何挑選對的貓行為諮詢師?注意六大特質最適合!

遇到貓行爲問題想求助,卻不知該怎麼選貓行為諮詢師?

近幾年臺灣貓爸媽對貓咪行為越來越有概念,我在做行為諮商時明顯有感,例如:遇到貓咪亂尿,大部分爸媽都會先爬文改善砂盆;養新貓時,幾乎每個諮詢爸媽都已經用房間隔離,而且不關籠!更感動的是,2017年推廣貓咪需要看電視時,幾乎100%貼心爸媽都在加入貼心毛寶後才開始製作貓電視,但2020年開始,少於一成貼心爸媽沒聽過貓電視。

看到這樣的養貓大環境與觀念改變,我總是覺得心裡暖暖的~不過隨著越來越多人想學習貓行為知識,很多人也開始問我:該怎麼挑選適合貓咪的貓行為諮詢師。

 


通常找貓行為專家諮詢時,必須經歷四階段:

一是提供專家資訊以判斷問題,二是與專家討論改善計畫,三是實際操作並調整計畫,四是維持有效的改善計畫。在我的諮商經驗中,我發現想成功解決貓行為問題、並長時間維持效果,有一個大原則非常重要:那就是爸媽要能替自己和貓咪創造正向溫暖的改善環境。因此你挑選的諮詢師不只需要懂貓,更要適合你,因為你才是吸收知識並操作練習的主角。

因此如果想要挑到命定專家,可以優先考量「全正向貓行為諮詢師」。


這些諮詢師通常有六個必備特質,只要你多留意,就能找到最適合自己和貓咪的協助。

特質一:諮詢師不會要你處罰貓咪

行為研究已經證實,正向改善與訓練對人貓都比較有效。用處罰、責罵,或任何會讓貓咪嫌惡的方法(例如驅離、阻擋、噴嫌惡劑、關籠等),反而容易讓貓覺得挫折有壓力,攻擊性也會越來越強。除此之外,全正向諮詢師也會避免在調整改善計畫執行完成之前,先說服爸媽把貓送養或退養,這點大家可以特別注意。

特質二:諮詢師會彈性調整方法

雖然行為教科書上有許多建議改善問題的方法,但有些國外的方法可能不適合臺灣人的居住環境或文化。有些爸媽和貓咪改善時會遇到身心理極限或家庭考量,如果專家可以根據你的能力、偏好、貓咪狀況與居住環境彈性調整,提供更適合的方法,你們的改善計畫會更容易成功!

特質三:諮詢師會讓你想分享真實資訊

行為改善過程中,諮詢師在第一階段搜集到的評估資訊是成敗關鍵!如果這個諮詢師讓你覺得有芥蒂、不舒服,甚至心生畏懼、不敢分享實情,就會影響諮詢師的判斷力。因此你應該忠於自己的感覺,尋找會讓你覺得安心舒適、甚至會想跟他分享心情的專家,不僅可以幫助諮詢師得到最接近真實的資訊,也能設計出最適合你們的改善計畫,改善成果才能事半功倍!

特質四:諮詢師講的話你聽得懂

不知道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人:學歷很高、非常厲害、資歷驚人,但你完全聽不懂他說的話、看不懂他寫的文章 cheeky 調整與改善貓行為過程中,諮詢師與家長需要大量溝通與協調。因此,你必須聽得懂諮詢師傳達與教導的觀念、想表達的意思,甚至必須跟他聊得來、頻率對得上,合作起來才會更愉快,也才更有機會成功解決貓咪的問題~

特質五:諮詢師對人也有同理心

很多專家原本選擇研究貓行為可能是因為喜歡貓,但不見得喜歡人類 cheeky 但就如我上面所說,貓咪行為調整過程中,諮詢師長時間面對的往往不是你的貓,而是要聆聽你遇到的問題與困擾,教導你如何觀察判斷貓咪需求、調整環境、改善人貓互動、摸貓方式、餵貓技巧等等,如果這時諮詢師不只在乎貓的感受、也理解你的心情與壓力,改善過程中就能幫助你抒發壓力、得到更多正向能量,貓咪也能間接感受到你的態度轉變,更放鬆配合!

特質六:諮詢師到府時,你的貓喜歡他

有些諮詢師會到府拜訪你和貓。不管你的貓會不會害怕陌生人,都可以觀察貓咪對諮詢師的態度。最理想的狀態是明明怕人的貓,居然不怕諮詢師,或者很快就習慣;或是貓咪雖然害怕,卻能有很顯著的進步。貓是極度敏感、需求極高的動物,這些訊息都能告訴你:這個諮詢師真的理解貓咪!!

不過最後我想提醒,就算挑選到適合自己和貓咪的諮詢師/諮商師,爸媽還是要努力配合改善計畫,持之以恆練習,才能成功解決貓行為問題,得到最好的效果唷~


我是貼心毛寶的貓行為諮商師_吉兒,看到這邊你可能有個疑問:

為什麼貼心毛寶是「貓行為諮商」,而不是「貓行為諮詢」?

你可以先猜猜看~下次我來分享貼心毛寶貓行為諮商的特色與由來。如果覺得這篇文很實用,歡迎按讚、轉貼、留言給我鼓勵,也可以按這裡訂閱電子報,收到更多深度知識文!

 

分享此文章

2024.05.24